清颜如芷 ,提灯簪花山水一程。檀香随念,素手研磨清泪一滴,寻香旧梦,转山转水转佛塔。君心相逢,承载中华香文化。

香的那些故事 | 香道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亦留下了一则几乎异曲同工的故事。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也皆爱香,二人曾一起搜罗香药香方,一起和香,“手制百丸,诚闺中异品”。董去世后,这段生活仍令冒襄深为怀恋,曾说道“忆年来共恋此味此境,恒打晓钟尚未着枕,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董篮,拨尽寒炉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今人与香气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于幽房扃室中也。”《影梅庵忆语》

刁存含香
东汉恒帝时,有侍中名刁存。年长,有口臭。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此时,恰好有一位好友来访,感觉这事有些奇怪,想到,以刁存之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会突然赐死与他呢?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朋友察看后,认出那不是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虚惊一场,遂成笑谈。
(“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东汉时属名贵的进口香药,常人大多不识。)

荀令留香
荀彧汉魏时人,官拜尚书令,人称荀令。注重仪容,风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称。荀令好熏香,身上香气,可闻百步。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成为世人的美谈和效仿的对象。《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刘季和亦有是好,他上完厕所也要熏香。张坦说,人家都说你是俗人,果然不假。他分辩说,我远不及荀彧,为何要责备我呢?后世以“荀令香”或“令君香”形容大臣的风度神采,也泛指人风雅倜傥。王维诗曰:“遥闻待中佩,暗识令君香。”南朝张正见《艳歌行》: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唐?李百药诗: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曹操赠香
香作为雅物、作为高级的馈赠礼品,用作特殊交流的语言,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学作品中已多有描述。至魏晋时期赠香已形成一种风气,各国朝贡,朋友酬答,文人述志、恋人定情亦以香为使。即使曹操与诸葛亮之间,也曾有一段赠香的佳话。二人是三国时期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战场上不时进行着殊死的战斗,但二人却也都把对方视为可以神交的知音。因而,相互以雅物相赠就不足为奇了。
某日,曹操得到五斤上好的大食国鸡舌香,心想道 “如此好香,惟大雅之人方可受之”,他想到了心中仰慕的孔明先生。可是,自己与他毕竟是掌握势不两立两大阵营的主帅,但那只是人各有志而已。曹操将鸡舌香精心的包装起来,并修书一封写道“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即刻便遣使者把香送与千里之外的孔明军中。孔明收到后十分高兴,沉思良久自言道;孟德喻我应“明德惟馨。少造杀戮也。”遂修书一封曰:亮本南阳山民,能借馨育德,可与公共勉矣,复奉武夷千年高山岩茶以解劳顿。留下一段赠香还茶佳话。

韩寿偷香
西晋权臣贾充,次女名贾午,聪明伶俐,贾充十分喜爱。贾充会客时,贾午常在一侧偷窥。会客时贾充的幕僚韩寿常侍左右,韩寿潇洒俊美令贾午心生爱慕。于是背着家人与韩寿互通音信,私定终身。
贾充家中有御赐西域奇香,这种香气一旦染身,多日不散。一日贾午偷出一丸送给了韩寿佩与身上。使韩寿身上散发出奇异的香气,别人闻到后非常惊异,也引起了贾充猜疑。这种香皇上只赏赐过他一人,自己又放于私密之处,别人无法触及,韩寿这种普通人身上怎么会有这种香气呢?联想到种种可疑之处,便开始调查此事,韩寿也只好以实相告,说出了他与贾午的相爱之情。故事的结局很圆满,贾充也很欣赏韩寿,遂让两人成婚,成就了一段姻缘,韩寿偷香也成了典故。如欧阳修词曰:“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徐铉焚香伴月
徐铉是五代宋初时著名书法家、文字学家。以学识渊博、通晓古今闻名朝野。徐铉喜香,亦是制香高手,常在月明之夜于中庭焚上一炉自制的香,静心问学,还给这种心爱的香取了个雅致的名字——《伴月香》。时人谓其作品立意高远,得明月为心,非常人可为。

梅询薰香
宋真宗、仁宗时名臣。梅询喜欢薰香,每天上班前都要先焚上一炉好香,把官服罩在炉上熏透,为防香气散失,穿衣后还要捏起袖口方才出门。至务公之处,坐定,撒开两袖,于是香气悠然而出,满室皆香。当朝中还有几个颇有“特色”的官员:盛度丰肥,丁谓瘦削,窦元宾不修边幅,不常洗澡而体味儿很重,时人便有“盛肥丁瘦,梅香窦臭”之说。

历史上的诸多名人生活中与香都有这不解之缘。西施凝香成渠;杨贵妃以助情香独揽圣眷;米芾焚香拜石;徐铉焚香拜月;韩熙载喜对花焚香;梁武帝烧香邀高僧。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书画会友,以香增其儒雅;参玄论道,以香致其灵慧;衣需香熏,被需香暖;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助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确乎是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重要物品,难怪明人周嘉胄叹曰:“香之为用,大矣。”


分享到:

中國香道群:92687726 我們愛香道,更愛傳統文化,歡迎愛香之人加入討論
标签:
分类:香道故事| 发布:ixiangdao| 查看: | 发表时间:2016-1-18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自中国香道 http://chinakodo.com/
本文链接:http://chinakodo.com/post/287.html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